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2013 - 07 - 30 访问量:5008
新闻动态
创新载体“水涨” 新兴产业“船高”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婧如 段琳筠

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6》目前正在内地上映,不少影迷发现,主角们用的对讲机上,赫然印着“Hytera”——深圳企业海能达的标识。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这是片方看中该款对讲机时尚的外观主动找上门。

这一事实生动反映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力和影响力。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一方面,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是GDP增速的1.5倍,另一方面,作为背后支持体系的创新载体新增81家,形成互促互动“水涨船高”的双赢局面。

“智撑”——技术高度决定战略高度

进入2013年以来,深圳在源头创新上布局速度明显加快,仅上半年就新增各类创新载体81家,创新载体总数达838家。

科创委信息显示,创新载体是包括基础研发、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创新、产业孵化、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等城市创新体系中基础支撑条件的总称。依托创新载体,深圳在4G通信技术、基因测试和基因组分析、干细胞基础研究及技术服务、超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迅速把握了行业话语权。

和传统产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明显的技术指向性,先进的技术和快速的工程转化能力,保障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和源头的深圳,更多的创新具有明显的市场指向性。面对新兴产业需求,如何创新发展?

技术优先还是市场优先,这道让国内外许多城市“栽跟斗”的选答题,成为印证深圳创新经验的指标。

将市场和技术无缝融合,技术的高度与战略的高度、市场的高度三位一体,深圳正探索一条创新载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比翼齐飞的路径。

由于各级创新载体提供的原发动力,在深圳的经济增长格局中,出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于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于GDP的喜人格局。记者从发改委获悉,今年1-6月,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约合6845亿元,增长17.1%,实现增加值2334.4亿元,增速是GDP增速的1.5倍。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0%。

“蝶变”——新兴产业领域研发“国家队”频现

两个月前,国家科技部下发通知,将35个工程技术中心列入国家组建计划。我市研祥公司的“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金蝶软件的“国家企业互联网服务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榜上有名。

据了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般依托于行业技术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或高校立项组建,在全国范围内,每个行业、领域只能设立一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绝对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深圳前30年只发展了三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如今一年内两家工程中心跃入“国家队”,这一速度令人惊讶。

研祥和金蝶“破茧而出”,是我市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在创新载体上大发展、大跨越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依托企业建设的各级工程中心有167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5家,省级工程中心24家。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国家实验室风头正健,在华为、中兴、华大基因和光启,各有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令深圳的新兴产业在源头创新上,有了跻身国家平台的实力。

“亮点”——源头创新支撑“技术盈利”新业态

落户深圳两年的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其第三代水稻杂交育种全球首创。团队负责人、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告诉记者,其收益主要是授权科研院所及企业,收取核心技术专利及服务费等“技术盈利”方式。

同样的新业态在华大基因出现。2012年其基因服务在全球销售额12亿元,成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基因测序的全面铺开,华大基因这类收入今年会大幅度增长。

在深圳,出现了一批民办非企业类的“新型研究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盛产“专利”是这些新型科研机构的主要特色。一方面,专利迅速运用于企业创新实践,另一方面,一批技术型企业面向世界进行专利授权。

部分深圳企业已实现技术盈利。超多维公司创始人戈张透露,去年公司的专利授权收入达1000多万美元,今年预计大幅增加。而世界第一台激光电视的发明者光峰光电,收入主要来自激光显示技术专利授权,近三年每年盈利涨幅均在200%以上。

原标题 [创新载体“水涨” 新兴产业“船高”]
以上内容来自: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黎韦]


分享